当前位置:美国大片养生胆息肉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胆囊息肉的药物
胆息肉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胆囊息肉的药物
2023-11-13

对于胆囊息肉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种病的来自是和日常生活有关系的,大多数是因为饮食的不注意,身体过于疲倦都会造成此病的发生,那么该怎么样进行治疗,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中医治疗胆囊息肉的方法,下面我们来了解这篇文章.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多因郁、痰、瘀三者互为因果所致,采用“乌僵薏柴汤”治疗,可使息肉缩小或消失。

其方药组成是:乌梅、僵蚕、枳壳、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柴胡、法半夏、三棱各9克,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或做成药丸,每次9克,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b超复查后息肉缩小则加服一疗程,若息肉消失则无需再服药。倘若胆囊息肉过大(直径大于1厘米者)则应请外科医生诊治。

大家看以上为大家讲解了中医治疗胆囊息肉,对于这种疾病,不想进行手术的朋友们,可以选择使用中药来进行保守治疗,但效果会比较慢,如果做手术会导致身体元气大伤,并不建议

其实大多数的胆囊息肉的症状与一种称之为慢性胆囊炎的疾病症状及其的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的不适,还会伴有结石和疼痛等。而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时,就应该通过手术进行切除了。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胆囊息肉偏方。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在我国,随着B超技术的广泛普及,胆囊息肉样病变检出率越来越高,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时机选择得到广泛的研究。如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时,最好先行手术治疗,以杜绝癌症的发生。胆囊息肉在病理上属乳头状腺瘤,是各种胆囊黏膜良性隆起的总的简称,可单发,但常呈多发性。胆囊息肉病变主要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腺肌瘤、混合性息肉等。

临床表现: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胆囊息肉偏方

(1)芹菜小汤:芹菜150克,奶油50毫升,牛奶150毫升,面粉适量,芹菜用相同重量的水煮开,并将食盐、奶油及2匙面粉调入牛奶内,一起倒入芹菜汤后,煮开即成,佐餐食用。益气养血,柔胆止痛。

(2)芹菜粳米粥:芹菜40克,粳米50克,葱白5克,锅中倒入花生油烧热,爆炒葱白,添加米、水和少许的食盐,一起煮粥后,再加入芹菜,稍煮后,调入味精即可。佐餐食用。益胆养阴。

(3)吊南瓜秧注水,把煮好的水当做茶来饮用。这个胆囊息肉偏方出自中医,其作用机理尚不得知,但是据说有比较好的效果。胆囊息肉患者要多补水,南瓜秧煮水饮用也可以当做补水的一个方法。

(4)还有一个胆囊息肉偏方,使用核桃来进行治疗的,内容是:先将采油用锅煮热,再把核桃碾碎和冰糖混合倒入锅内,搅拌均匀后服用。每天早晚服用一次。这个方法不适用与尿酸性胆囊息肉患者,因为其中脂肪含量较多,因此其他性质的结石患者可以尝试。

预防

(一)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二)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低胆固醇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中医疗法治胆囊息肉位居肝脏面的胆囊窝内呈梨形,可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和胆囊管。胆囊底是胆囊突向前下方的盲端,钝圆且略膨大,多露出于肝的前下缘,与腹前壁相接触。

胆囊体是胆囊的主体部分,与胆囊底之间无明显界限。胆囊体向后逐渐变细移行为胆囊颈。胆囊颈向下移行为胆囊管,长约3~4 cm。胆囊颈与胆囊管的黏膜形成螺旋状的皱襞,称螺旋襞。

中医疗法治胆囊息肉具有节制胆汁的流入和流出的作用,同时亦是胆囊结石易嵌顿之处。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在症状上无法判断,只有在b超检查中才能将两种疾病分别开来,而很多患者将胆囊息肉当成胆结石。

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在b超影像中均为强回声光团,但两者完全不同。临床中,部分胆囊息肉患者合并结石,主要原因在于胆囊息肉形成后影响胆囊正常节律收缩舒张功能,出现胆汁在胆囊内长时间滞留,胆汁中的胆盐,结晶析出形成结石,而结石出现又促进了息肉的生长。中医疗法治胆囊息肉在治疗上应先治疗息肉为主胆固醇性息肉是胆囊粘膜胆固醇结晶沉积,常常是体内胆固醇代谢紊乱的局部表现,此类息肉以多发性胆囊息肉较为多见。

发性胆囊息肉的治疗——偏方一:乌僵薏四汤。由柴胡9g,枳壳10g,白芍15g,薏苡仁30g,乌梅10g,僵蚕10g,白芥子10g,连翘15g,三棱9g,法半夏9g,甘草6g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或制成水丸,每次9g,每日3次。一般2~3个月为1个疗程,重者需2~3个疗程。

多发性胆囊息肉的治疗——偏方二:四逆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疏通肝络,白芍、甘草即芍药甘草汤,柔肝缓急止痛,枳壳行气化滞。薏苡仁具有化痰软坚作用,可治疗多发性息肉。僵蚕化痰散结。白芥子、连翘、法半夏善于化痰散结。三棱为血中气药,有活血化瘀之效。此方是调和肝脾的祖方。效果不错。

多发性胆囊息肉的治疗——偏方三:双花连胆汤处方: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每天1剂,分3次服。疗程为30天。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食肥猪肉及蛋类食品等。禁食辛辣之物,怡情养性,2个月后B超复查。

对于多发性胆囊息肉的治疗,以上所提及的方法为中医上的保守治疗。但如果确诊的多发性胆囊息肉体积较大,而且保守治疗1-3个月后,息肉仍然不断长大的,那么应考虑手术治疗。

编辑推荐:

美国大片    手机版    网站地图    QQ号:20198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