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秘食客
老林下岗后没找到工作,便把在农村种地的老婆接了出来,两人一起开了个街边大排档,老婆负责买菜收账,老林负责炒菜掌勺。以前,老林从没当过火头军,在老家时,吃饭都是老婆伺候他,在厂里的时候,他是顿顿吃食堂。说实话,刚开排档时,老林连个土豆丝都切不好,可是这排档一条街上的夫妻店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男人掌勺,女人收账。为啥?因为掌勺是个苦活、力气活,大排档从晚上五六点开始营业,到凌晨三四点,一干就是十来个小时,一般女人家根本就撑不住劲。老林只好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开了张。好在老林平时就喜欢琢磨事儿,几年厨师干下来,他总结出了一套做大排档菜的心得。渐渐地,他的“老林家”排档生意蒸蒸日上,每天晚上都聚满了客人。
这天晚上,排档一条街上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一个高个儿精瘦的老头儿。他手拿一瓶矿泉水,挨家挨户地逛了过来。或许是上了岁数的缘故,他在密密匝匝的排档间穿行,步子都不大稳当。在吃排档的人里头,这样的老先生绝对是个另类。来大排档的大多是吆五喝六、成群结队的朋友,像老先生这样的长者,似乎更应该去茶楼、茶馆这样的地方。这位老先生人挺特别,点菜的方式也是与众不同,他没有停留在一个摊子上吃喝,而是蜻蜓点水似的一路溜达。不管到哪一家摊子上,他都只点一道菜—土豆丝。做法上他倒是毫无要求,辣炒、清炒、醋溜、凉拌随你,做好后,他尝上一两口,然后拿出随身携带的矿泉水瓶,喝水、漱口,接着直奔下一家,还是来一盘土豆丝……
很快,老先生就来到了老林的摊子上,照例点了一盘土豆丝。老林三下五除二鼓捣出一盘醋溜土豆丝,端上了桌。老先生举起筷子,尝了一口,眼睛突然一亮,这回,他没有用矿泉水漱口,而是又接连尝了好几口。细细品味之后,老先生终于开口说话了,他问老林:“这菜是你炒的?”
老林点点头:“对啊,您不都瞧见了吗?”
“为什么这么炒呢?”
为什么?这问题老林还是第一次遇到,大排档炒菜还问为啥?为了糊口呗!老林是个实在人,便实实在在地答道:“这么炒有味儿。”
老先生笑了笑,继续追问:“有什么味儿呢?”
老林被问懵了,难道是自己做的菜出了什么错,老先生砸场子来了?可看老先生笑眯眯的样子,又不像呀,老林抓抓头皮,想了想,这才回答说:“醋溜土豆丝这菜吧,要做得有味儿,关键是醋和辣椒的比例。”
老林告诉老先生,来吃大排档的,第一图便宜,第二就是图“有味儿”。大排档的原材料,多是羊杂牛杂、花蛤海蛤、大肠猪肺这样的“边缘货”,这些东西本身很腥膻,大排档的厨师们为了让它们出味儿,就下重油、重盐、重麻、重辣,一口下去,好比给食客的舌头打了一针兴奋剂,一时间,嘴里除了调料的刺激,什么别的味道也尝不出来了,这就叫“有味儿”。可是,老林对“有味儿”的理解有点不一样,他在做菜的时候格外留心,猪心猪肺要用多少辣椒来压住腥味,羊头牛肚要用多少花椒来去膻,每出一锅菜,他都要尝试不同的用量,一步一步地做到了现在。就拿这醋溜土豆丝来说吧,别的厨师都习惯了大勺大勺地放辣椒和醋,可老林觉得,土豆和荤腥不一样,不需要用这么多的调料,所以他做的这道菜,看似调料比别人家用少了,可尝起来反而更有味儿了。
老林一口气说完,觉得心里挺痛快,这些都是他多年来做排档菜的经验,可从来没人感兴趣,也没人问过他,他也就没机会说过。今天不知怎么了,老林对着一个食客全说了出来,他隐约觉得,这位老先生和别的食客有点不一样。
老先生认真地听完老林的话,刚要开口说什么,突然一阵喧哗声响起,只见一个戴着厨师高帽的人和几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走到了老林的摊位前。那个戴厨师帽的人一把抓住老先生的手,挺激动地说:“张老先生,我们可找到您了!酒席都给您备得了,您怎么到这种地方来了?多不卫生啊,要是吃坏了身体,可怎么得了?”
这一连串话把一旁的老林听傻了,他刚要辩解自家的菜挺卫生,老先生冲他摆了摆手,随后转身对戴厨师帽的男人说:“吴总厨,谢谢你,饭我已经在这里吃过了。这个排档很有意思,来,你也尝尝这盘土豆丝。”说说着,老先生端起土豆丝,递到那个吴总厨的面前。
老林看着吴总厨不想接又不得不接的尴尬表情,不觉好笑。突然,他觉得眼前的这个“吴总厨”有点面熟,再仔细一看,原来是在电视上见过,这不是华美大酒店的行政总厨吴书明吗?别看人家干的也是厨师,老林和他一比,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吴书明最近还出了一本食谱,市面上卖得很火,电视台为此专门采访过他,这可是个人物呀!
这时,只见吴书明尴尬地捧着土豆丝,勉强尝了两口,敷衍地说:“不错不错。”
“不错?”老先生看了一眼老林,说,“我看,这水平,够报名参加比赛了!”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张报名表递给老林,再三叮嘱老林一定要去报名。
老林接过报名表,只觉得一头雾水:参加什么比赛?这老先生又是什么来历,连吴书明都对他恭恭敬敬的?老林正想着,一转头,突然看到吴书明铁青着脸,投向自己的目光里充满了不屑。
2. 美食大赛
这天收摊后,老林仔仔细细地看了老先生留给自己的报名表,原来,老先生说的比赛,就是最近本市闹得风风火火的第一届“风味杯美食大赛”。老林之前也听说过,报名参加这个比赛的,大多是饭店酒楼的专业厨师,他从没想过,比赛会跟自己这个排档厨师沾边。
拿到报名表后,老林就开始关心起这个比赛来。这天,他看到电视里正在播放美食大赛的新闻,新闻里说,这次比赛请到了多位名家担任评委,其中最有分量的就是名厨张若虚老先生,他将友情担任决赛阶段的评委。
这位张若虚老先生是本地人,他自小就在饭馆里做学徒,从最低级的洗菜做起,一步一步修成正果,三十年前便已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厨。可是,在参加过一次本地举办的烹饪大赛后,正值事业巅峰的他却突然辞职,离开了这个城市。关于他离开的原因众说纷纭,但从来没人能够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大家唯一知道的就是,张老先生从那时起仿佛和这个城市有了隔膜,除了几次还乡祭祖,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他开的几家饭店也都是在外地。这次他能回来,可真是极其难得了。
这时,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张老先生的镜头,老林一看就跳了起来:这不就是给自己报名表的那位老先生吗?只听张老先生对采访他的记者说,他并无子女,这次回来,是想借着大赛的机缘,在家乡收一个徒弟,以后继承自己的家业……看到这儿,老林激动了,当然,他可没想过自己能赢得比赛,他激动的是,张若虚这样的名厨,竟能到自己的排档上来点一份土豆丝,还鼓励自己参赛!本来,老林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报名,这下,冲着张老先生的这份知遇之恩,他怎么也得参加比赛了。
美食大赛很快拉开了帷幕。第一阶段是初赛,选手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二十人,现场准备三道自己的拿手菜,经评委组打分后,得分最高的前两名晋级。
别看老林干了多年厨子,可毕竟是不入流的大排档,参赛那天,他才真正见识了各路高手。有的选手玩儿的是刀工,一尺长的黄瓜硬敢切成两百片,而且每片之间还连接不断;一块拳头大小的豆腐,转眼之间就把它雕成了一只玉兔。有的选手拼的是食材,和老林同组有一位选手,在一家高档的西餐厅任职,他提鲜一定要用牛肝菌、竹荪,调味一定要用上等鱼露、鹅肝酱,主菜的牛排一定得是新西兰空运来的……结果比赛还没结束呢,就被主持人送了一个美名“食材哥”。
高手如云,老林看花了眼,轮到他的时候,原先的一点儿“豪情壮志”早就被吹到爪哇国去了。做什么菜好呢?老林想了半天,觉得自己平时做的那些菜,哪个都拿不上台面,他有点想放弃了。
这时,评委们正轮流走过每个参赛者的展位,在吴书明的桌前,评委停留的时间最长。老林虽然看不到他做了什么菜,但能听到评委们的赞叹声。突然,一个评委说道:“听说,张若虚老先生回乡后的第一顿饭,就是吴总厨接待的?”吴书明脸色一变,没有接话,另一位知道内情的评委笑道:“张老先生回来后的这第一顿饭,可是充满了传奇色彩啊!听说他自己跑去了咱们市的排档一条街,在大排档上吃了饭不说,还在那里发现了一位潜力选手,这位选手……今天应该也来参赛了吧?”
正收拾锅碗瓢盆打算开溜的老林听到这话,脸立刻涨得通红,这时,一个眼尖的评委看到了他桌上的牌子“老林家排档”,大声道:“看,不是在那儿吗?”转眼间,一大群评委都来到了老林桌前。一个满头白发的评委和气地问老林:“这位选手,你的参赛菜品是什么?”
老林红着脸,结巴了半天,最后只好报出了自己的“绝活”—也就是排档三大菜:清炒土豆丝,辣炒大肠,煎青鱼。他刚说完,场上就响起一片笑声,几个评委也有点忍俊不禁,那个白发的评委微笑着说:“好好,本色就好。”
评委离开后,老林快速地完成了三道菜品,还没等评委给分,就离开了比赛现场,他知道,自己这回准没戏了。回家路上,老林暗想:今天见识了真正的高手,就算不能晋级,也不虚此行了。
3. 晋级复赛
几天的比拼下来,比赛的三十强产生了。出乎老林的意料,他居然进入复赛了,虽然在所有选手中排名第三十,刚好是够格进入复赛的最后一名!
从现在开始,美食大赛的每场比赛都将进行电视转播。赛制也发生了变化,三十名选手被三人一组分成十组,综合各评委的给分,每组的前两名晋级二十强。
复赛定在周日举行,选手进场后,老林一看,顿时倒抽了一口冷气:自己这组的另两个选手,一个是初赛里见过的“食材哥”,另一个,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吴书明。
开赛后,主持人介绍了比赛规则:这场比赛准备好了各种食材,既有参、翅、鲍、贝等山珍海味,也有普通的猪牛羊鸡鸭鹅,还有一些蔬菜水果等配菜。选手们根据初赛的成绩,依次挑选自己需要的食材。吴书明是复赛中成绩最好的,可以第一个挑选。老林本以为他会挑选最名贵的食材,没想到,吴书明只拿了普通的猪肉;轮到“食材哥”挑选时,还剩了不少材料,食材哥也欢欢喜喜地挑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所有选手都挑完了,终于轮到了成绩排在末尾的老林。他走到堆放食材的桌边一看,心里立刻“咯噔”一下,暗叫:完了完了!只见桌上空空荡荡,唯一剩下的就是几根长条茄子,连一点荤腥都没留。老林垂头丧气地拿了茄子,回到灶台边。
选好食材,比赛就正式开始了。老林一时不知如何下手,索性就观摩起了别人的手艺。只见吴书明做的是抓炒肉片,这道菜看起来稀松平常,其实最考验选手的基本功,特别是对火候的把握。做这道菜,就看厨师能不能在火候最佳的几秒钟里“抓”肉片下锅,“溜”好之后又在最关键的几秒钟里把它们“滑”进菜盘,只有这样,做出来的肉片才能外脆里嫩、滑而不腻。火候过了或者火候不到,肉片或老或生,行家一口便能尝出来。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活”,在比赛中好些资深厨师都避免选择这道菜,以防自己一时紧张,错过火候失了手,吴书明一上来便主动选择这道菜,自信心可想而知。
老林再看“食材哥”,他做的是一道创新菜,选了高档食材石斑鱼和草原羊肉,把羊肉塞进鱼肚子后再进行烤制,显然,是取一个“鲜”字的寓意。
看了同组两位选手的表现,老林是彻底轻松上阵了,和这些高手比拼,自己哪还有胜算?他来到锅灶旁,三两下将茄子切好,要下锅时,他却犹豫了。他本想做一道传统的风味茄子,可一想到这很可能是自己最后一次站在这个赛场上,做一道毫无新意的菜肴就下场,实在有点不甘心。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到了“排档三大菜”里的“煎青鱼”,自己何不素菜荤做,改良出一道“煎茄子”?想到此,老林突然兴奋起来,他略施刀工,把茄子加工成了长条的青鱼形状,然后把鱼香茄子和煎青鱼的做法结合起来,很快,一盘煎茄子便上了桌。
比赛结束,评委打分,吴书明的手抓肉9.9分,老林的煎茄子8.5分,而食材哥的“鱼羊为鲜”竟然只有4.5分。
老林傻眼了,自己淘汰了食材哥?人家菜做得不错呀,自己哪里比人家强了呢?事后听了评委的分析,老林才恍然大悟,“鱼羊为鲜”这道菜,因为鱼肉和羊肉的食材特性大不一样,同样的烤制时间,鱼肉焦而羊肉生,再加上这两者口感差别太大,入口一嚼,味道难以融合到一起,实在是一大败笔。反倒是老林的“煎茄子”,用料恰到好处,创意和口味兼具。评点到最后,一位评委对老林说:“其实,初赛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到你了。听说大排档菜里有一道煎青鱼,今天你能够做出这样的创新,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确实难得!”老林听后心里美滋滋的,原来自己也有独到之处啊!
分数出来后,主持人当场就宣布了复赛结果,老林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发生了,他这个大排档厨师,竟然进入了决赛!
4. 绝活之战
这样一来,老林的名气可算是打出去了,一时间,他的大排档上人气爆棚,几乎每桌都会点上一份“煎茄子”,把老林乐开了花。可是,还有一件事他一直放心不下:人家大赛组委会的人告诉他,接下来的决赛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要求选手两两之间进行绝活比拼,一招定胜负。他老林有什么“绝活”,能够拿到这种大赛的现场去展示呢?
决赛那天终于到了,比赛现场座无虚席,一个个本地名厨在徒弟、助手的簇拥下走上了赛场。只有老林,拎着一只小包就上场了—本场比赛所有食材均由主办方提供,本人无需准备。
第一阶段,绝活大比拼,老林的对手是决赛选手中唯一的白案厨师,专做面食的。他的绝活就是能将面条拉到极致,一个绣花针孔里能穿过五根面条。见面条一根根从针孔里穿过,别说下面的观众,连老林都看呆了。轮到老林时,只见他从小包里拿出一块黑布,对主持人说:“我也没什么拿手的本领,就是做了这些年厨子,舌头练出来了。我现在蒙上眼睛,你们现场有啥菜品,只要让我尝一口,主料是啥,配料是啥,我都能分出来。”
他这句话一说完,底下的观众“轰”的一声笑了起来,这叫啥本事?连三岁娃娃都知道辣椒辣,花椒麻,白糖甜,杏子酸,还用得着他来尝吗?倒是台前的几位评委考虑得更加专业,一位戴眼镜的美食家善意地提醒老林:“同样是酸,杏子酸和柠檬酸混在一起,一个味道重些,一个味道轻些,你能保证百分之百地尝出来?好好考虑考虑,换一个吧。”
“不用!”老林几步走到赛场中央,“要是大家不信,那就请这位拉面师傅给我出题,咱们当场比试比试!”
见老林这么有自信,拉面师傅的好奇心也上来了,很快,他就做好了一道豆腐汤。为了混淆老林的味觉,他往汤里扔进了一些杂七杂八的配料,像什么葱姜、蒜末,甚至还有萝卜缨子。拉面师傅刚要把汤端给老林,这时,另一组的一位决赛选手突然举手说道:“主持人,既然是比赛绝活,就应该加强难度,我可以再往汤里加一样东西吗?”
老林一下就听出来了,这是吴书明的声音。他顿时紧张起来,吴书明要往汤里加什么呢?主持人和评委商量后,同意了吴书明的提议,很快,豆腐汤被端到了老林的面前。他尝了一口,分辨着各种不同的滋味,慢慢说道:“嗯,这道菜是豆腐汤,除了主料豆腐、蘑菇,调料有高汤、花椒,葱姜,蒜末,还有、还有萝卜缨子……”
观众们见老林连对手随意洒入汤里的萝卜缨子也尝了出来,不禁响起一阵掌声。老林听到掌声,顿时松了口气,看来刚才吴书明加进汤里的就是萝卜缨子了。他刚要宣布尝味完毕,突然感到舌尖上隐隐回味出一股奇特的香味。老林赶紧又舀了一勺汤,细细咂摸,这股香味是他以前从没尝过的,像茴香,却没茴香辛辣,像薄荷,又比薄荷温和,这到底是什么呢?老林结结巴巴地说:“还、还有……汤里还有一种东西,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可我能描述它的味道。”
听完老林的描述,一个评委笑了,说:“你最后说的这样调料,是罗勒叶吧?”老林摘下蒙眼布,傻愣愣地问:“啥,罗啥叶?”
评委舀起一勺汤,指着汤里几片绿色的叶子,说:“这就是罗勒,是西餐里常用的一种香料,效果嘛,就和我们用茴香差不多。你没接触过西餐,难怪不认识。”
评分时,评委们发生了分歧,一个评委说:“老林虽然品出了所有调料的味道,可他连罗勒也不认识,对厨师来说,不是一种缺陷吗?”正在难以抉择之际,突然,观众席上响起一阵骚动,老林回头一看,原来,张若虚老先生现身了。
张老先生走到评委席上,拿起话筒,说:“我本该是下一环节的评委,但比赛实在太精彩了,我忍不住出场说两句。老林不认识罗勒,是一种局限,但他能把一种从没见过的调料品出来,还把味道描绘得如此到位,这不正是厨师最宝贵的天赋吗?”
张老先生说完,观众席里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原来,拉面师傅的绝活,好多观众都在电视上看过,倒是老林的绝活特别新鲜。再加上有些观众也不认识罗勒,看的时候就特别有共鸣,很有一点观赏“达人秀”的意思——咱老百姓当中、大排档厨子里,还有这种猛人呢!
最后,张老先生的意见在评委中占了主流,老林再次晋级了。
最后胜出的十名厨师—除了老林,其他都是响当当的名厨—再一次来到了灶台前,最后的冲刺开始了。主持人宣读了最后一场比赛的要求:每位选手用主办方提供的相同的食材,自由搭配,做出一道自己最拿手的菜肴,由张若虚老先生评判,一战定江山。
正式比赛前,选手们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趁着这个机会,老林走到吴书明跟前,诚恳地说:“刚才汤里的罗勒是您最后加上的吧?这次比赛我真是大开眼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会走到决赛这个阶段。”
吴书明冷冷地看了老林一眼,说:“我也不敢相信,自己会和你这个大排档厨师一起参加决赛。”
老林满怀善意,被这句话一呛,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吴书明接着低声说:“你以为自己是怎么走到今天的?初赛时,要不是张若虚特意向评委推荐你,就凭你那排档三大菜,能进入复赛?复赛时,食材哥马失前蹄,你误打误撞做了煎茄子,这才侥幸晋级。至于刚才嘛,罗勒是我加的,我就是想让大家看一看,你这个排档厨子只认识一些最粗贱的食料,要不是张若虚出来力挺你,你以为自己能走到这步?我不知道你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我看多半是张老年纪大了,脑子也糊涂了。虽然最后一场比赛他有决定权,但如果他的评判理由说不过去,全市的电视观众都不会答应的,你的好运气也只能到此为止了。”
吴书明说完,休息时间也就到了,老林眼看着吴书明头也不回地上场,原先的良好感觉一下全没了,心里只剩下一个疑问:自己真的是因为张若虚老糊涂了,才侥幸进入决赛的吗?
5. 又见土豆
此时,两位工作人员推着一辆盖着帆布的小车走上了赛场,小车里就是最后一战的食材吧?里面会是什么呢,瑶柱、海参、燕窝?看这辆小车的装潢如此华丽,难不成里面竟是驼峰熊掌?选手们跃跃欲试,都睁大眼睛盯着小车。老林却还沉浸在刚才的对话中,垂头丧气地打不起精神。
帆布揭开了,观众和选手看到主办方提供的食材,不由一齐发出“哟”的一声,原来,那小车上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土豆!
随后主持人走上赛场,进行了解释:大赛主办方本来已经给各位选手准备好了贵重的食材,谁知,就在比赛开始前,张若虚老先生要求主办方向选手们提供他亲自带来的食材:一包土豆,不然他就不担任这场比赛的评委。主办方无奈之下,只好按张老先生的要求行事,于是就发生了大家刚才看到的一幕。
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张若虚老先生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字一句地说道:“诸位,这道菜的主料,就用我带来的土豆,其他配料嘛,你们随便用,我没有限制。”
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土豆发到了选手的桌子上,短暂思索过后,大家开始忙碌起来,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老林。他垂头丧气地做着前期准备,打算随便做一道炒土豆丝之类的排档菜,可是,他正给土豆切丝时,忽然愣住了。他放下菜刀,拿起一把已经切好的土豆丝在鼻子边使劲地闻着,然后,又意犹未尽地把一条条土豆丝塞进嘴里,那种贪婪的样子,好像在咀嚼什么山珍海味。
旁边的选手们已经准备收工了,老林这时才如梦初醒,他飞快地清洗了一下剩下的几枚土豆,然后“扑通扑通”地把它们扔进盛满清水的大锅里,开火“咕嘟咕嘟”炖了起来。等到其他选手纷纷交卷的时候,他这边的土豆刚好煮熟。
老林这是要弃权了吗?台下观众议论纷纷。评委组见状,在品尝时也就没有考虑老林的“菜品”,只对其他选手进行了打分。最后,吴书明的“五鼠闹春”得分最高。
这五鼠闹春,是把五枚土豆用刀工刻成老鼠的模样,然后在它们身上分别涂上调制好的蜂蜜、辣酱、蓝莓酱、苦瓜酱和盐水,然后放入烤箱内烤制,出炉后,五鼠分呈黄、红、蓝、绿、白五色,显甜、辣、酸、苦、咸五味。然后,再用高汤加菠菜汁勾浓芡,在托盘上画出碧草、绿树、藤萝等一番春天的景象,最后把五鼠放置其中,果然是春意盎然,栩栩如生。
吴书明准备接受比赛奖牌的时候,一直在旁边不发一言的张若虚老先生忽然开口了:“还有一位选手没打分呢,老林,你这道菜是怎么想的呢?”
观众们“轰”的一声笑了起来,老林做的哪是菜呀,四个煮熟的土豆摆在菜盘里,这不是闹着玩儿吗?
老林的目光扫过全场,随后说道:“我也知道大家为啥笑,可是,容我说两句。”
“说实话,我这做了几年排档菜,要说伺候土豆,我只会一道,炒土豆丝。今天,我本来也只能做这道菜,可是切菜的时候,我发现这土豆和我以前用的不一样。”
“不一样?”主持人露出一脸夸张的表情,他走到餐桌前,拿起一枚土豆,左看右看,转过头问道,“不一样吗?我看不出来。”
“真的不一样。”老林看上去都有点急了,“真的,这些土豆,有土豆味儿!”
“哗……”观众们又一次笑出声来,土豆没有土豆味儿,那成什么了?
老林却没有被笑声影响,接着说道:“小时候家里穷,我老林就是吃土豆长大的,这个东西,小时候我娘天天煮给我吃,这味道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可是后来,这东西的味道越来越淡了,不光是土豆,啥菜都是这样。我们平时做排档菜用的材料,都是从菜市场批发来的,那些东西,每买回一批我都要亲口尝尝,白菜、萝卜、土豆……我尝了一批又一批,再也没有尝到小时候的味道。我问人家这是为啥,他们说,如今的菜,自打种子入地到采摘上桌,都离不了化肥、农药、催熟剂,所以慢慢就没味儿了。可等这些东西进了厨房,咱们又开始拼命往里面加料,大料、味精,放得那叫一个欢。我就一直在琢磨,菜味儿已经淡了,再放这些东西进去,到底要让顾客吃啥?所以,我平时做菜放料都是点到为止,万万不敢过火。”
“今天张老给的这些土豆,一开始我也没觉得啥,可是切着切着,我就闻见味儿了,就是小时候吃过的那种味道,快二十年没尝过了吧。吃上一口,我就会想起小时候,想起我娘。这么好的土豆,它压根儿就不用放啥调料,白水煮来吃最香,从小时候一直香到现在!”
老林说完,全场一片寂静。好一会儿,几位评委走上了赛场,拿起老林的白水煮土豆尝了起来。一尝之下,这土豆果然与众不同。大家不约而同地转头去看张若虚,只见他微微一笑,说:“我也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我自小学厨,不满三十岁,各种冠军已经拿了几十个,我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后来,咱们这里举行厨艺比赛,我参赛了,决赛的对手是一个工厂食堂的厨师。当时我就想,这冠军还有旁人吗?指定是咱的呀。比赛题目就是土豆菜,吴总厨的这道五鼠闹春,其实是那一次我为了比赛专门新创的。
“那位厨师做的是清炒土豆片,评判的时候,评委们甚至对那道菜尝都没有尝一口,他们都被那道五鼠闹春吸引住了。颁奖结束后,我还自以为是地走过去,想安慰一下那个对手,可是,尝了一口他的清炒土豆片,我当场就呆住了。
“那才是真正的味道啊,油、盐、葱花、土豆,平平常常的四样东西,可是经他的手,菜的真味出来了!他告诉我,在工厂食堂里没啥高档货,一年到头就是土豆白菜,所以做菜时他格外上心,一心一意,就是要让每一种菜肴都能‘有味儿’。
“我知道自己其实是输了,那道五鼠闹春说白了就是一个花架子,跟这道清炒土豆片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有一阵子我甚至觉得自己这几十年都白学了,让每一道菜都能真正的‘有味儿’,这才是我们厨师最最核心的东西,可是这些年我一直在学些什么呢?这些天看你们这些大厨做菜,动不动就用高汤鲜料,这和排档菜用重油、放重料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当年,我曾想跑过去告诉评委,让他们亲口尝一尝那道菜,重新评判一次,可是虚荣心拦住了我,到底没有走出那一步。从那以后,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对自己说:你输了,你其实什么都不懂,根本不配那个冠军。
“尽管没人知道这件事,我还是感到没脸在这里继续生活下去, 所以我离开了。三十多年了,我一直都忘不了那天的事。这次我回来,一是想借比赛告诉大家这件事,它困扰我太久了,只有说出来才会安心。另外,我还想找到一个真正懂得‘有味儿’的人,收他做我的关门弟子,把我这些年思考的东西一一告诉他,没想到,今天真的找到了。”
说到这里,张若虚走到老林身边,拍拍他的肩膀,说:“你说的没错,这些土豆是我自己在乡下种的,没有用农药,也没有用化肥,大概就是三十多年前的那个味道吧?其他选手看到这些土豆的第一眼,就是去造型,去调味,只有老林一个人,注意到了土豆本身的味道……”
听完张若虚的话,大家纷纷陷入了沉思。半小时后,比赛结果要揭晓了。这时,主持人突然匆匆上场,对观众和评委们说道:“刚才,老林对我说,听了张若虚老先生的话,他感到自己要学的还很多,他决定退出这场比赛,和张老先生一起去他的种植基地看看,将来,一定要做出更多让老百姓吃了放心、有味的菜。现在,他和张老先生已经离开赛场了……”
评委们闻言不由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观众席上静默良久,突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在赛场上回荡,经久不息……
如您使用平板,请横屏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