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美国大片资讯打听工资就走人?薪酬保密制度不是开除员工的借口
打听工资就走人?薪酬保密制度不是开除员工的借口
2022-09-20

近日,一起“员工询问工资被开除”的案例,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据人民网报道,有不少公司将“禁止私下交流工资奖金”写入用人合同,甚至有公司让员工签订收入保密协议,明确违反者将被开除。有媒体调查发现,多数网友认为薪酬属于个人隐私,可以保密,但打听别人薪酬就被开除,未免太过分。

在很多公司里,

薪酬保密制度都是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也有个别公司会把它写进公司章程。一方面,我国的相关法律并未明文禁止企业实行这一制度,但另一方面,也有法律人士认为,为了落实劳动法中“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的规定,企业对员工薪酬不得保密。为此,企业能否执行薪酬保密制度,一直以来都处于法律的争议地带。

一般情况下,薪酬保密制度都只会在公司内部管理中发挥效力。因此,只要公司没有直接违反法律规定的同工同酬原则,司法机构一般不会干涉公司行为。但是,

一旦有员工因为违反薪酬保密制度被公司开除,选择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往往会站在劳动者一边,认定公司制度违背了员工的知情权与同工同酬的法律精神。据媒体报道,曾在一家商贸公司做销售的何某,不久之前因询问过同事工资而被开除,她向法院提起诉讼后,法院认为该公司规章制度中“对员工个人收入情况实行保密”的做法违背了法律中的同工同酬规定,因此认为公司的行为构成违法,并判令公司向何某支付了经济赔偿金。

这样的案例说明,

尽管薪酬保密制度并未被法律明文禁止,但在实践中,倘若有企业以此为依据侵犯员工权益,很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不过,想要彻底解决相关争议,明确判定薪酬保密制度是否合理,依然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毕竟,我国并不奉行判例法,仅凭已有判例,无法实现“一锤定音”的作用。只有确保法律准绳的恒定与清晰,才能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些企业将薪酬保密制度写入公司章程中,可能是为了减少员工之间的攀比,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效率。这样的初衷或许情有可原,但无论如何,企业都不能滥用相关规定,甚至把这种规定当成无理裁员的借口。

合理的薪酬制度,理应给予员工充分的尊重与理解,并保证收入分配与绩效考核公开、透明。事实上,许多员工之所以热衷于打听同事工资,就是因为他们对工资的评定与发放机制有所怀疑。比如在之前提到的案例中,维权者何某就是在发现与她从事相同工作内容、业绩不相上下的8位同事比自己挣得多之后,才开始到处打听工资的。企业的薪酬制度,不仅涉及员工的实际利益,也与企业的凝聚力与经营前景息息相关。随着这个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企业在面对“员工打听工资”问题时,还需更加审慎地加以处理。

编辑:阳

美国大片    手机版    网站地图    QQ号:20198030